《生死对决:_淮海战役全纪录》

社会科学类纪录片,凤凰卫视 频道 2009 年出品,是 PHTV 凤凰大视野 系列之一。

Shengsiduijue_huihanzhanyi_cover.jpg

http://phtv.ifeng.com/program/fhdsy/

  • 中文片名 :生死对决: 淮海战役全纪录
  • 中文系列名:PHTV 凤凰大视野
  • 英文片名 :
  • 英文系列名:
  • 电视台 :凤凰卫视
  • 地区 :中国
  • 语言 :普通话
  • 时长 :约 ?分钟/集
  • 版本 :TV
  • 发行时间 :2009

毛泽东与一干中共将领们鼎力合作的巅峰之战,决定国共命运的终极决战,国民党80万精锐之师败于解放军第二、三野战军手下,从此蒋介石再也无力与毛泽东逐鹿天下。

淮海战役(国民党方面称为“徐蚌会战”),是国民党政权败亡台湾的关键一战,也是国共三大决战中规模最大,打得最惨烈的一战。1948年11月,在以徐州为中心,地跨江苏、山东、河南、安徽四省的广大战场上,八十万国民党军队与六十万共产党军队和五百万民工展开了一场规模罕见的大决战。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鏖战,解放军以伤亡13.4万余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军5个兵团、22个军、56个师,共计55.5万余人,共产党取得完胜,一举拿下长江以北的半壁江山。

淮海战场硝烟散尽,蒋介石黯然宣布下野,美国人也放弃了对他的支持。十个月后,一个新国家诞生了,共产党用二十七年的奋斗终于实现了问鼎中原的梦想。

这场在世界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之战,至今仍为各国军事家们津津乐道,反复研究。回顾这段战史,折射出历史的必然,也让人看到当时国共两党在政治、军事、精英团队以及民心各个层面的较量。

11947年,蒋介石向陕北山东发起重点进攻,企图压缩解放军以求聚歼。毛泽东出其不意命太行山的刘邓大军千里跃进,直插国统区腹地大别山,使国共对峙的战场骤然转向中原。随后刘邓大军因双方兵力的悬殊,陷入极端的困境,为了打破这个局面,毛泽东决定让华野副司令粟裕带领一部主力向江南跃进,以解刘邓之围。同时设想,以此模式逐渐渗透,直至取得全国胜利。但粟裕却不同意毛的主张,他坚持认为,中原困局可以有另外的解决办法,为此,他向毛泽东多番斗胆直陈,直至毛泽东答应给他一个机会,但同时给他立下严格的军令状,须在四到八个月间歼敌十个旅。粟裕在成功完成这一任务后,终于让中原战场变成一盘活棋,这时,他提出,建议立即进行淮海战役。

在全国各战区中,蒋介石最重视的就是中原,这关系到南京的安危。早在48年6月,白崇禧就向他提出,中原兵力应该统一指挥,以守江必守淮之法建构坚固防御体系。但蒋介石不信任白,一意将中原分为两个指挥中心,重兵放在徐州,以庸将刘峙指挥,以小部分兵力放武汉归白崇禧指挥。淮海战役开始前,徐州处在一个相当不利的态势下,剿总副司令杜聿明以及国防部参谋部高层都看到了这一点,认为应迅速调整部署,合并两大指挥中枢,以形成守江必守淮的态势。但因为蒋介石的举棋不定,以及白崇禧拒不指挥,直到淮海战役打响,国民党方面竟然始终没有动作。中共一方,原先提出的淮海战役其实只是一个中等规模的歼灭战。毛泽东的意图,华野歼灭部分敌之有生力量后,仍渡江南进,把战场向南推进。战役发起两天后,粟裕得到情报,发现国民党大军有向南总退却的模样,如果国民党主力退守淮河,中共将很难击破这道防线。他紧急向中央建议,应将徐州之敌抑留江北予以歼灭,毛泽东迅即做出指示,歼敌于徐州附近,勿使南窜。这时,中共方面已经确定,这将是一场江北大决战。

1948年11月4日,华东野战军指挥部发出淮海战役攻击命令。华野数十万大军秘密南下,直扑黄百韬兵团。一天之后,徐州剿总也发布徐蚌会战指令,命各兵团向徐州收缩。国共双方几乎同时拉开了淮海大战的帷幕。而此时,华野的攻击目标——黄百韬兵团却迟迟没有行动,在刘峙的命令下,黄百韬在新安镇白白浪费了两天时间,直到华野部队攻入新安镇前一天,才匆忙撤退。在新安镇扑了空的粟裕紧张万分,要知从新安镇到徐州只有两天路程,如果黄百韬安然退到徐州,与其他国民党重兵集团会合,淮海战役将面临流产的危险。然而,就在这时,蒋介石却命黄百韬停在了离徐州不到百里的碾庄。另一边,中共策反人员在争分夺秒地策动碾庄以北的国民党第三绥靖区起义。在最关键的时刻,第三绥区的起义,打开了碾庄的北大门,华野部队迅速南下,切断了黄百韬退回徐州的通道,将他重重包围在了碾庄。

黄百韬在碾庄陷入重围,蒋介石急命杜聿明到徐州指挥,以解黄百韬之围。同时调集黄维兵团、李延年刘汝明兵团北上加入战团。在杜聿明的亲自指挥下,邱清泉李弥两兵团集中全部火力,由陇海路两侧向碾庄推进。一时间,华野三面受敌,情况危急。与此同时,黄百韬在碾庄拼死血战,也让华野部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为此,毛泽东发表急电,指示要下决心付出十万人的代价来夺取胜利,粟裕也命令部队改急袭为攻坚,逐村逐堡向前推进。11月22日,在历经了十几天的惨烈搏杀后,黄兵团在碾庄的指挥部终于被攻破,黄百韬在一片芦苇塘前举枪自尽。

在淮海战役中,隐蔽战线的作用功不可没,中共地下党对国民党从上倒下的渗透,成为战后国民党总结其失利原因的重要一条。而在战场另一端的情报战中,技侦部队的相互较量也时刻决定着两军的成败。钱树岩和顾柏衡,当年是潜伏在徐州剿总内部的中共地下党员。徐充,是华野四中队的一名密码破译人员。这一集,我们将带你走近这些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了解他们为淮海战役的胜利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黄百韬兵团被歼灭后,驰援无望的黄维兵团成为了中共圈定的淮海战役第二阶段的作战目标。这也是淮海战役这场终极决战中,最关键的一环:它不仅意味着在大别山里吃尽苦头、战力大减的中原野战军,要打赢实力强悍的黄维兵团,并且,在第一阶段疲劳已极的华东野战军,要在南北两个方向上阻挡住五个兵团五十万大军的同时,还要加入打黄维的战团,三面作战。任何一个方向稍有差池,都不免翻盘。随着战局的日益复杂,一个新的指挥机构诞生了,它就是总前委。在中野和华野两大野战军的共同作战的第二阶段中,总前委发挥了特殊的协同作用。

1948年11月底,国民党杜聿明集团的三十万人马在一片乱境当中撤出徐州。这是蒋介石挽救危局的最后一搏。大军究竟向什么方向撤退呢?此前,国防部作战厅中共产党的卧底郭汝瑰设计了向东撤退的方案。然而杜聿明对郭汝瑰的怀疑,使他与蒋私下制定了西撤计划。这一计划使华野的粟裕陷入了极大的被动,当他得知杜聿明已经向西走了一天时,粟裕紧张到了极点,就是在千钧一发的时刻,蒋介石与杜聿明却犯了一系列错误,杜聿明让部队休整使华野赢得了整整一天的追赶时间,而郭汝瑰的成功离间,则使蒋介石在最紧要的关头严令杜聿明调转向南,正好掉进了华野追击的包围圈。

黄维被围双堆集后,并未慌张,名列五大主力的十二兵团有着极强的战术素养和战斗意志。中野与华野联手,经过残酷异常的血战,一步步逼近了双堆集的核心。就在这危急时刻,蒋介石想到了爱将胡琏,胡琏抱着把部队带出来的信念,飞进了双堆集。但是,长达二十天的围困和苦斗,让早已缺衣少食的十二兵团消耗到了极限。

被围陈官庄的杜聿明别无良策,只有苦撑待变。毛泽东为了稳住平津战役中的傅作义集团,做出了对杜集团围而不打,暂不攻击的决策。这时,老天却故意与国民党作对,河南出现了百年不遇的连降大雪,空投不能进行,三十万部队饥寒交迫。在前途一片迷茫之际,众将领也心态各异,饥饿和生存的矛盾让包围圈中出现了各种怪现象。包围圈外,却是五百万支前大军用小推车创造出的战争奇迹,老百姓送来的馒头和包子此刻比炮火更加有效,而杜聿明一度萌生的保全部队与共产党谈判的想法,却因第二兵团司令邱清泉的坚决态度而胎死腹中。

1949年元旦,蒋介石在南京发表文告,表明隐退决心。元月六日,几十万华东野战军,从四面向陈官庄发起总攻,以摧枯拉朽的气势突破了陈官庄防线,三十万人的部队分崩离析。邱清泉在混战中毙命,杜聿明被俘,只有李弥侥幸逃脱。至此,历时两个月的淮海战役结束。此役过后,国民党军精锐尽失,再无力与共产党逐鹿天下。六十年后,再访当年这一惨烈战役的亲历者,无论属于哪一阵营,他们的共同心愿是,珍惜和平,永无战火。

Shengsiduijue_huihanzhanyi_screen1.jpg

暂无

内容 社会科学类 军事 现代战争 其它现代战争
史地类 历史 二十世纪 地理
  • 维基百科:淮海战役

http://zh.wikipedia.org/zh/%E6%B7%AE%E6%B5%B7%E6%88%98%E5%BD%B9

Category:片名 Category:凤凰卫视 Category:PHTV 凤凰大视野 Category:2009 Category:5. 社会科学类 Category:5.6 军事 Category:5.614 现代战争 Category:5.6149 其它现代战争 Category:6. 史地类 Category:6.1 历史 Category:6.117 二十世纪 Category:6.2 地理 Category:6.22 亚洲 Category:6.221 东亚 Category:6.2211 中国